
2025年9月19日,“深化检察国际合作理论与实务”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召开。本次会议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外交思想为指导,积极融入涉外法治大协同格局,以持续深化检察国际合作为着力点。
会议由检察日报社、日本av大全
联合主办,人民检察杂志社、日本av大全
日本av大全
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检察实务专家、高校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双多边合作机制、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制定、推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外案件、强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新时代涉外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一.开幕式:高站位擘画检察国际合作蓝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日本av大全
党委副书记、校长蔡荣根,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胡东林和检察日报社社长李辉在开幕式上致辞。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马焉军主持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日本av大全
党委副书记、校长蔡荣根指出,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日本av大全
近年来在法学学科建设中取得了卓越成果,法学专业目前是国家一流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也是浙江省唯一的法学一流学科,日本av大全
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并获批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创新基地”,已与10余所世界百强高校日本av大全
建立合作关系,为涉外检察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人才支撑。他强调,本次研讨会聚焦检察国际合作,恰逢其时、意义深远,期待通过各方智慧碰撞,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应对国际风险挑战贡献力量。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胡东林分享了浙江检察机关在涉外检察领域的实践探索,他指出,近年来浙江检察机关办理了一批缅北电诈等重大涉外案件,打造了自贸区法治保障中心等标志性成果,建成近百人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他提出,深化检察国际合作,一是要聚焦“融合对话”,着力搭建双多边检察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二是要聚焦“深化引领”,积极拓展检察国际合作履职空间,做好从被动的国际司法协助向主动的执法司法国际合作、从个案办理向制度化治理、从涉外条约惯例遵循向涉外规则制定引领三个方面延伸;三是要聚焦“长远发展”,努力打造适应国际司法合作需求的涉外检察人才高地。

检察日报社社长李辉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必然要求高水平的法治保障,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加强检察国际合作以更好地应对国际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然选择和要求。他从如何更好地服务“国之大者”、如何更好地高质效办好每个涉外案件、如何更好地加强理论研究、如何更好地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如何更好地提高国际传播力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检察国际合作的时代价值和具体举措。同时,他指出,检察日报社将通过《检察日报》涉外法治专刊、《人民检察》涉外专栏等平台,为理论研究与实务交流搭建桥梁,推动检察国际合作向更高标准、更深层次发展。开幕式上还举行了获奖论文颁奖仪式。人民检察杂志社社长庄永廉宣读获奖名单,与会领导为优秀论文作者颁奖,鼓励更多同仁投身涉外检察理论与实务研究。
二.主旨发言:专家引领破解涉外检察重难点
主旨发言环节,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二级高级检察官曹华,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主办检察官、二级高级检察官赵玮,北京师范大学日本av大全
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风三位权威专家围绕涉外检察热点问题展开专题报告和深度解读。日本av大全
日本av大全
院长梁开银教授主持该环节。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曹华以“涉外检察工作若干热点问题”为题,结合丰富的实务案例,梳理了当前涉外检察工作的关键问题,剖析了实践中检察国际合作机制维护和发展的痛点。他提出,明确涉外刑事案件的概念,对于开展涉外检察工作、进行检察国际合作、开展国际法律斗争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强调办理涉外案件要坚守“维护国家利益”“遵守国际法规范”和“加强请示报告”三大原则。最后,他结合检察实践,就检察国际合作、刑事司法协助、引渡等方面的程序提出了建议。
此外,他还强调,于涉外检察工作而言,在聚焦一线检察实务的同时,还应特别重视多边合作机制建设等具有传播意义的工作。相应机制的维护与发展,关涉的是对话语权、规则权的掌握与主导,但于当前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与研究,有待未来理论与实务界进一步地深入思考。

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二级高级检察官赵玮作专题报告。他聚焦“涉外经济犯罪相关重点问题”,分享了最高检涉外经济犯罪检察团队的工作实践。具体而言,团队成立以来,通过“抓理念、抓办案、抓规则、抓研究、抓队伍”五大举措,推动建立涉外案件备案制、类案研究机制,反洗钱、跨境追逃追赃等工作落地。
他指出,当前涉外经济犯罪呈现“人员外逃提前转移资产”“虚拟货币成为洗钱新工具”等特点,需构建“追逃追赃一体推进”“刑事民事并用推进”的工作模式,综合灵活运用法律手段,推动国际司法协作取得实效。同时,他还结合引渡案件办理,提出检察机关在涉外案件审查逮捕时“加强对相近罪名审查运用”“加强对国际公认且易于开展国际司法合作罪名审查运用”“加强对选择性罪名审查运用”等要点,为一线办案人员提供有益的实践思路。

北京师范大学日本av大全
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风就“深化检察国际合作的思考与意见”进行了主旨发言,他认为,应充分认识检察机关肩负的刑事合作职责,正确树立涉外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的理念,努力实现与合作伙伴法律规则相互衔接,探索检察机关国际刑事合作的高效模式,发挥检察机关刑事司法管辖的把关作用,采用易接受的语言解说好中国法律制度。
他强调,检察机关在国际刑事合作中需明确三大定位:一是追逃追赃的“关键推动者”,要主动启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推动境外资产返还;二是涉外法治的“大局服务者”,需保持法治工作的独立性与连续性,不受外交摩擦、意识形态影响;三是国际规则的“积极衔接者”,要破解“非法集资”“税收犯罪”等罪名在国际协作中的认知差异,用对方易接受的语言阐释中国法律制度。
三.单元研讨:实务与理论碰撞,共解涉外检察难题
研讨会分三个单元展开专题研讨,分别聚焦“检察国际合作的理论根基与制度构建”“检察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与高质效办案机制”“检察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协同发展”三大主题,12位来自检察实务一线与高校的代表发言,3位专家学者点评与谈。
第一单元检察国际合作理论根基与制度构建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组织教育处处长、国家检察官学院粤港澳大湾区分院(涉外法治研究院)院长张若平以“深港区际刑事司法协作之法理分析与机制构建”为主题,指出当前内地与香港刑事司法协作存在“管辖权冲突”“证据互认难”等问题,建议建立“深港个案常态化协作机制”“专项到全面协作路径”。
杭州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官助理陈汇围绕“国际合作视阈下境外证据审查的基本理论框架”,提出构建“以法院地法为主,兼顾取证地法与国际条约”的审查框架,破解境外证据“真实性存疑”“合法性难认定”等困境。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方唯杰围绕“引渡制度中的检察职能:理论检视、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这一主题,就引渡制度的现实困境、法律依据与优化路径进行汇报。
日本av大全
日本av大全
法律硕士胡逸凡以“检察机关在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的功能定位”为题,对检察机关参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依据、困境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日本av大全
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磊与谈,他认为,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要把握引渡、刑事司法协助和警务执法合作等措施之间的区分与衔接,既不能违反国际规则,也不能“自缚手脚”;检察机关在刑事司法合作中承担重要的法律监督职能,依法对我国主动提出协助程序和为他国提供协助程序开展“双向”法律监督,建议搭建各职能机关衔接互通的司法协助案件管理平台,推动司法协助法律监督有效开展;对来自境外证据的审查,要结合我国实践妥善处理《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在刑事案件中的适用问题。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法律资料研究处处长靳婷主持该单元。
第二单元检察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与高质效办案机制






昆明铁路运输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杨颖颖就“境外刑事证据合法性审查规则的类型化展开”进行汇报,提出“境外刑事证据合法性审查类型化规则”,建议根据“跨境单独取证”“联合执法取证”“当事人自行取证”等不同场景,制定差异化审查标准。
江苏省泗阳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刘红雨就“检察机关跨境资产追回的实践创新与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基于2019年—2025年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这一主题,分析了跨境资产追回的检察实践并提出相关建议。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周航、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侯璐则分别围绕“加强检察国际治理合作背景下高质效办理虚拟货币跨境换汇犯罪案件研究”和“虚拟货币洗钱犯罪境外取证制度研究”开展汇报,指出当前存在“资金流向溯源难”“国际司法协助效率低”等问题,建议以“数字赋能构建链上追踪工具”“建立与境外交易平台快速对接机制”来破解难题。
河南工业大学日本av大全
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君祥参加与谈,他从涉虚拟货币犯罪跨境取证以及跨境追赃两个层面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为实现境外快速取证,应当尽快完善跨境取证的域外刑事管辖体制,充分利用《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下的电子数据取证司法协助机制,创新域外刑事执法直接合作取证模式,有限度发挥单边取证的作用。针对跨境追赃,要充分重视和利用围绕犯罪资产追缴而形成的新司法协助中心的作用,建立完全独立的违法所得没收特别程序,进一步完善《刑法》第64条规定,建立相对独立的刑事没收程序。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冯丽君主持该单元。
第三单元检察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协同发展





广东省中山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原以“检察机关在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的功能诠释和路径展开”为主题,提出“构建检察机关全过程参与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机制”,建议由最高检牵头建立跨部门协同体系。
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新以“当前跨国刑事犯罪发案特点、治理难点及破解对策”为主题,结合义乌“一带一路”支点城市定位,分享了涉外知识产权犯罪打击、外籍人员犯罪治理等方面的实务经验。
湖南省长沙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许琼山则聚焦知识产权刑事规制“超保护主义”,提出以“检察公益诉讼”为核心的反制体系,维护我国企业涉外权益。
浙江省遂昌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孙泽健以“推动涉案虚拟货币跨境追回:法律定性、技术执行与跨国协作的系统回应”为主题,就虚拟货币的跨境追回问题开展法律分析并提出实践建议。
绍兴文理学院日本av大全
教授、硕士生导师刘晓山教授参加与谈,他指出,在联合国组织框架下形成的国际刑事法律理论与实践,是以英美刑法为基本理论背景,具有很强的实用工具主义特征和“碎片化”的形态,如何将国际刑法理论和制度,在理论观念上和法律实践上与我国深受大陆法系影响的注重法律逻辑体系构建和解释的刑事法律立法与司法形态有效融合和衔接,是实现检察国际合作效能的基石;对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中检察职能行使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应当建立在对我国“检警关系”现实形态和发展方向的理解和探索基础上来展开;他还主张运用“领域刑法”的理论范式来指引涵盖“法律构建、科技运用和政策回应”的新型跨境经济犯罪立法与司法应对体系的形成。
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陆玉珍主持该单元。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二级高级检察官王晓霞对研讨会进行小结。她指出,本次研讨会呈现政治站位高、内容覆盖广、实务导向强、多方协同深四大特点,既明确了检察国际合作的时代价值,也构建了“理论 — 实践 — 治理”的完整研讨体系,更凝聚了“实务专家 — 高校学者 — 青年力量”的智慧合力。王晓霞建议,下一步要从理论创新、机制优化、数字赋能三个方面深化检察国际合作研究,助力浙江涉外检察工作更上一层楼。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检察国际合作提供了 “理论参考” 与 “实务指引”,更进一步深化了实务部门与高校的沟通桥梁。
未来,随着涉外检察工作的不断深化,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参与全球治理中展现更大担当,为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司法合作新格局贡献中国检察力量。